Zhongyuan culture 中原文化

Home and Applets > I-Ching > Zhongyuan Culture

1. Zhongyuan culture 中原文化

* Mediakron, What makes it China? by Zheqian Su
The name for China in Mandarin ‘中国’ means ‘middle kingdom’, a name which implies China as a kingdom within ‘中原’ Zhongyuan which means ‘Midland’.
Looking at the morphs throughout history, there is one region around the Yellow river close to modern Henan province that constantly stays within Chinese territory. This area is regarded as ‘Zhongyuan’ 中原 and had been the sea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recorded history. The term Zhongyuan was originally used primarily to distinguish Chinese from outside ‘夷’ barbarians.

* 知乎, 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是中国古代各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 維基百科, 上古时代是指: 现存文字记载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对世界各地上古时代的定义也因此不同。 在中国上古时代一般指夏朝(即距今約4000年前)以前的时代。 近代以來,中國史學界常統稱先秦史為上古史,而將夏代以前的傳疑時代概稱為「遠古」, 因此目前一般提到中國上古時代,多指整個先秦時期。

* YouTube, 王東岳【第01模塊:東西方文化與文明溯源】, 第007集:中國上古時代社會文明構型的狀態


Zhongyuan culture (中原文化) refers to the culture of Zhongyuan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centered in much of Henan (河南) province and parts of nearby provinces like Shandong (山东), Hebei (河北), Shanxi (山西), Shaanxi (陕西) and Anhui (安徽).


中原文明
[中原地區是中國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歷史最長,古都數量最多的地區 The Central Plains region is the region with the most dynasties, the longest capital history, and the largest number of ancient capitals in China]。

* 每日头条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完整版,值得保存,长知识!

* 维基百科, 华夏族, 又称河洛民族,是华族和夏族的合称,在周朝时曾自称为诸夏或华夏。


华夏文明
春秋時期,中國分為華夏和戎、狄、蠻(蛮)、夷,各諸侯國經濟文化上較先進而自稱華夏, 他們把較為落後的小國或部稱之為戎、狄、蠻(蛮)、夷 (all non-Zhou barbarians in the four directions)。

* 知乎,

金文“华”
“华夏民族”中“华夏”二字起源及意义

*知乎


华夏文明、华夏文化到底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无非就是中原一带,也就是今天以河南为中心的一圈。
华夏边缘有两次重大调整。
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秦的加入。
第二次是在汉代,华夏边缘被拓展到古代中国的极限。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想象华夏的时候,会用“蛮夷戎狄”给华夏画出一个边界。

* YouTube, 春秋时代演变图 China early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 YouTube, 中国先秦时期疆域变化 Pre-Qin period of China


中华文明 (Chinese civilization)

* YouTube, Archeology and history, 中华文明

* YouTube, 王東岳【第09模塊:《易經》大略與應用概述】,


第101集:《易經》的時間追問

* YouTube, 王東岳【第09模塊:《易經》大略與應用概述】,


第102集:《易經》的空間追問

* YouTube, 王東岳【第09模塊:《易經》大略與應用概述】,


第103集:天干地支與《易經》文化的奠基作用

* 华侨大学文化网, 晁福林, 【文化】从“华夏”到“中华”——试论“中华民族”观念的渊源
“中国”两字首次在何尊铭文中出现。

2. The seven Chinese fonts 漢字七體

* 每日頭條, 漢字七體:甲金篆隸楷草行

* 每日頭條, 中國書法史話(一)上古三代

* 每日頭條, 中國書法史話(二)兩周書法

* 每日頭條, 中國書法史話(三)秦代書法

* 每日頭條, 中國書法史話(四)西漢書法

* 每日頭條


漢字六書、七體:漢字的形成與抽象、簡化的演變

六書是漢字構字的基本原理。漢字在幾千年的演變過程中形成了「漢字七體」,即: 甲骨文 (oracle bone inscription)、 金文 (bronze inscription)、 篆書 (seal script)、 隸書 (clerical script)、 草書 (cursive script)、 楷書 (regular script)、 行書 (running script)。
字體的演變:甲骨文(殷商)——金文(商代晚期)——大篆和六國古文(春秋戰國) ——小篆 (秦朝)又名秦篆,由大篆簡化而成 ——隸書(在戰國時代就已經出現,秦統一中國時,在民間流傳廣泛) ——草字(漢代)—— 楷書(東漢)——行字(東漢,稍後於楷書)。

* Françoise Bottéro. Théories chinoises sur l’écriture. Dossiers d’HEL, SHESL, 2016, Écriture(s) et représentations du langage et des langues, 9, pp.6-20. halshs-01304706

* 香港書法網, 中國書法發展史

先秦書法 殷商甲骨文 甲骨文發現於一八九九年(清光緒二十五年)。
大盂鼎銘文 大盂鼎是西周康王時期的著名青銅器,內壁有銘文。
毛公鼎銘文 西周青銅器名器之一,作於西周晚期的宣王時期。
西周散氏盤 為西周後期厲王時代的青銅器,其銘文結構奇古。
東周石鼓文 為戰國時代秦國刻石。石鼓共有十枚,形似鼓狀。

* 飞库文学网, 汉语四千年, 黎锦熙, 第一章 汉字源流

* 嬉戏实验室

汉字形体演变示意图
为什么现在汉字中没有圆圈「〇」结构的偏旁?

* 每日頭條, 蘭韻課堂--中國書法發展史--先秦書法
大多數文字學家認為「漢字的形成時代大概不會早於夏代」, 並在「夏商之際(約在公元前 17世紀)形成完整的文字體系」(裘錫圭《文字學概要》)。 為學術界公認的我國最早的古漢字資料,是商代中後期(約前14至前11世紀)的甲骨文和金文。

* 汉字演变的历史

汉字字形由小篆→隶书→楷书→宋体字的演变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以形记事的雏形

* Inalco, La forêt des pinceaux - La calligraphie chinoise

* 每日頭條, 大篆、古籀、金文……篆書那些事,總算搞懂了!
中國在夏代就已進入青銅時代金文是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 金文應用的年代,上自商代早期,下至秦滅六國,約一千二百多年。 金文是研究西周、春秋、戰國文字的主要資料,也是研究先秦歷史的最珍貴的資料。

* 每日頭條, 漢字的起源與演變500例

* 每日頭條, 漢字的演變 精美圖文

* 标点符, 和孩子一起学书法:书体演变

象形文字 Hieroglyph

* YouTube, 王東岳【第01模塊:東西方文化與文明溯源】 第008集:東西方文明思維方式的差別

* YouTube, 王東岳【第01模塊:東西方文化與文明溯源】 第009集:象形文字字意的來源

* 维基百科

楔形文字(Cuneiform)、古埃及文字和汉字三套象形文字系统演化历史的对比。
象形文字 (hieroglyph)
汉字是自象形文字中孕育而出的,但它与象形文字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 在线汉语字典

象形字大全
中国最初的文字就属于象形文字,甲骨文、石刻文和金文亦算是象形文字。

* 汉典, 李大遂 象形造字法

甲骨文 Oracle bone inscription

* 维基百科

上方的是商代金文,中間是甲骨文,下方是現代楷書
甲骨文 (Oracle bone inscription) 是現在漢字的"祖先"。

* Wikipedia, Oracle bone inscription
Oracle bones were used in the Shang dynasty (商朝) of China (c. 1600-1046 BCE) for divination.

* 搜狐, 甲骨文的261个象形字,你认识几个?

* YouTube


#甲骨文 (Oracle bone inscription)
古代文字最早刻在甲骨上,甲骨文最早出现于商(殷)朝时期,其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 后来刻在青铜器上,就是金文 (bronze inscription), 也叫钟鼎文 (zhōng dǐng wén), 再后来刻在竹简上,叫作籀[zhòu]文金文之繁化)。

商周秦漢時代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銅為金屬,所以稱做「金文」。 金文即钟鼎文应用年代上自商代下至秦灭六国。

* 维基百科

董作宾甲骨文 轴。释文:南天好,元日百花新。乐事休忘千岁酒,小窗且喜一朝春。闻雨亦宜人。 (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书法漫谈】甲骨文书法艺术初探(下)

* 徐中舒,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88

甲骨文字典PDF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甲骨文合集在线检索

* 每日頭條
甲骨文由於是刀刻的原因,不能寫曲線、斜線,所以,必須對漢字進行簡化處理, 而且簡化非常劇烈,比如:表示「腳」的「止」字,商代金文的【圖畫性】非常明顯,而甲骨文則將其抽象化:

甲骨文中所見的大歷史:甲骨文常識和常見誤區之詳解

金文 Bronze inscription

* 腾讯, 八分钟了解金文书法小史及"铭文四大国宝"

* 每日頭條, 書法常識—書體類
商代前期金文的代表作有《戌嗣子鼎》 《宰甫卣》等。
西周金文比較盛行,主要有《毛公鼎》《散氏盤》等。

* 搜狐, 西周早期青铜器的金文与历史

* 搜狐, 奇趣横生——走进古拙烂漫的商代金文书法
商代金文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分别是:象形装饰文字、铭功金文。
商代的象形装饰文字,主要是族徽文字和私人作器题名,字数少,而有象形性。代表是《后母戊鼎铭》。
铭功金文,字数增加,象形性开始减弱。代表是:帝辛时代的邲其三器 (二祀、四祀、六祀),三器递差二年,风格变化大。

* 今日头条, 2700金文大篆楷书对照表

** 书法艺术网, 《甲骨文金文》中国法书选

* 文旅头条

金问枢作品——《欧阳修词 采桑子十首》金文册页

* 王輝, Wenwu chubanshe文物出版社, 2006

商周金文PDF (PDF)

* 每日頭條, 金文—鑄造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 繼甲骨文後的中國文字
金文可略分為四種,即商朝金文(前1300年左右~前1046年左右)、 西周金文(前1046年左右至前771年)、 東周金文(前770年~前222年) 和秦漢金文 (前221年~前219年)。

* 快懂百科, 青铜器铭文

商后母戊鼎 Houmuwu Rectangular Tripod

* 百度百科

后母戊鼎是商代最大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是華夏商代後期(约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


93岁考古学家孙机解释,“后母戊”刻于鼎内壁,“后”字是反着写的,看起来可以念成“司”,实际只能当“后”讲。
商后母戊鼎
Houmuwu Tripod, whose full name as "Houmuwu Rectangular Tripod" was the biggest and heaviest bronze object ever unearthed in the world, enjoying a good reputation as "the treasure of the whole country". It's Chinese "Level 1" articraft, was unearthed in An’yang, Henan province in March 1939. It was made by Zu Geng or Zu Jia, the king of Shang Dynasty for his mother Wu. It is representative of bronze culture in Shang and Zhou Dynasty and it is kept in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 Wikipedia, Houmuwu ding
The ding is of the rectangular type, with four legs. It is 133 cm (52 in) high, 110 cm (43 in) wide, 79 cm (31 in) deep, and weighs 832.84 kg (1,836.1 lb).

商皿方罍 Min fanglei

* Wikipedia

Min fanglei

The inscription inside the lid reads:
皿而[or 天]全作父己尊彝 (Min Er [or Tian] Quan made [this] esteemed vessel for Father Ji).

“皿 全 作”.
Min fanglei
The Min fanglei (Chinese: 皿方罍; pinyin: Mǐn fāngléi) is an ancient Chinese bronze lei vessel from the late Shang dynasty or early Western Zhou dynasty (12th – 11th century BC).
The Min fanglei is 88 cm (35 in) tall, and its mouth measures 26.1 cm x 21.6 cm (10.3 in x 8.5 in). Without the lid, it is 64 cm (25 inches) tall and weighs 42 kg (92.5 pounds).

* 百度百科

商皿方罍器内铭文, 器身则铸有“而”六字铭文。
商皿方罍
商皿方罍(léi),為商代晚期盛酒器,因器口銘文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館藏地點: 湖南省博物館。皿天全方罍原器身通高63.6厘米,器盖通高21.5厘米。该器形体高大、富丽堂皇, 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方罍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堪称“方罍之王”。

* 湖南博物院

皿方罍盖内铭文拓片(左)与器内铭文拓片(右)
“皿而全”铜方罍
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
器盖铸有“皿 全 作”八字铭文。
器身则铸有“而”六字铭文。

* YouTube, An iconic masterpiece: The 'Min' Fanglei

周武王时代的《天亡簋》Tian Wang Gui

* 今日头条


天亡簋是一件鑄造於西周初年的四耳方座青銅簋, 現藏於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腹內底部有銘文8行78字,內容與周初的重大歷史事件有關。
簋高24.2厘米,底徑18.5厘米,口徑21厘米。

朴厚自然的「天亡簋」,周朝开国大典的纪念品

* 維基百科

天亡簋

* 知乎

《天亡簋》断代纠偏及铭文释义

* 搜狐博客

周武王时代的《天亡簋铭》

* UDN

天亡簋的意義

西周大盂鼎 Great Yu Tripod

* 每日頭條

《大盂鼎》金文書法欣賞(含高清拓本)
「晚清四大國寶」的西周青銅器文物珍品——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盤、散氏盤。
西周大盂鼎銘文,朝代是西周康王時期,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 人民网

二鼎联袂展览 共庆建党百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青铜重器大盂鼎、大克鼎将先后于沪京联袂展出

* 百度百科

大盂鼎铭文拓片
西周大盂鼎
“鼎”是古代一些地方古人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是古代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 大盂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

* Wikipedia, Da Yu ding,(Great Yu Tripod), 大盂鼎
The Da Yu ding (Chinese: 大盂鼎; pinyin: Dà Yú dǐng) is an ancient Chinese bronze circular ding vessel from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1046–771 BC). Excavated in Li Village, Mei County, Shaanxi, it is on display in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大盂鼎銘文

* 每日頭條, 西周《大盂鼎》銘文拓片(高清詳解)
《大盂鼎》又稱盂鼎是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 艺术中国, 海内三宝之“盂鼎”、“克鼎”将重聚,亮相“鼎盛千

西周大克鼎 Da Ke ding

* 每日頭條

西周中期 《大克鼎》上海博物馆藏

大克鼎拓片
大克鼎,海內三寶之一,西周青銅文明與禮樂文化的代表
西周中期青铜器,大克鼎通高93.1厘米,口徑75.6厘米,腹徑74.9厘米,腹深43厘米,重201.5公斤。 鼎口有大型雙立耳,口沿微斂,方唇寬沿,腹略鼓而垂,稱斂口侈腹,是典型的周鼎器形之一。

* 腾讯新闻, 高清经典|西周 金文《大克鼎》

* 网易, 高清经典|西周 金文《大克鼎》

* 书法空间, 大克鼎

* 今日头条, 《大克鼎》铭文破译与断代纠偏

西周毛公鼎 Mao Gong ding

* 百度百科


西周《毛公鼎》(传奇经历+原文+译文)
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鼎高 53.8厘米,口径 47.9厘米。 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造型端庄稳重。 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七字,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每日頭條

中國最珍貴的一樣國寶: 被農民從地里挖出,抗戰中被日本覬覦

* 搜狐

台北故宫有三宝,你知道是哪三宝吗?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这个毛公是周宣王的叔公。

* 腾讯新闻, 《毛公鼎》释文对照版(附铭文析义)

* 搜狐, 《毛公鼎》大篆铭文拓片

* 書法易, 《毛公鼎》高清拓本及釋文

* 每日头条, 毛公鼎集联35件

* 书法欣赏, 金文字帖欣赏《周毛公鼎铭集联》

* 百度百科, 毛公鼎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毛公鼎銘文
毛公鼎,周宣王年間所造,清道光年間出土,與大盂鼎、大克鼎並稱晚清“海内三寶”。 毛公鼎上刻有500字銘文,為當今出土的銘文青銅器中,文字最多的一個,鼎上銘文是一篇冊命書, 提到周宣王在位初期,想要振興朝政,遂命毛公處理國家大小事務,又命毛公一族擔任禁衛軍, 保衛王家,並賜酒食、輿服、兵器。毛公感念周王,於是鑄鼎紀事。毛公鼎大口圓腹, 口沿上有兩隻大耳,腹下三隻獸蹄形足。

* Wikipedia, Mao Gong ding,(Duke Mao Tripod), 毛公鼎
The artifact is 53.8 cm high, 47.9 cm wide, and weighs a total of 34.7 kilograms. The interior surface of the ding is covered in an inscription of 500 characters, the longest such inscription known today.

西周散氏盤 San family plat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典藏精選, 散盤 西周晚期 西元前857-828

* AntiqueKeeper

西周三器之谜:“失”而复得 散氏盘 (3)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散氏盘铭文
散氏盘,又称散盘,为西周晚期以块笵法铸造之青铜器皿。现收藏于台北市士林区国立故宫博物院。 盘内所铸的铭文为金文草篆,共19行,共357字,记载大意为夨国侵略散国的田邑,后来议和,夨国割田地赔偿散国。

* 書法易

《散氏盤》釋文對照高清版

* 腾讯新闻, 《散氏盘》释文对照高清版本,学篆书必备!

* 搜狐, 散氏盘|原拓高清350字(附吴昌硕临散盘4件)

* 知乎, 关于《散氏盘》,看完这篇才真正了解了

西周晚期颂鼎 Ding Tripods Made for Song

* 百度百科, 西周颂鼎
西周颂鼎是周宣王时代的史官名颂者所作。此类型鼎传世共3器,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各藏1件。

* 新浪新闻

西周《颂鼎》 高38.4cm,宽30.3cm,重7.24kg。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西周晚期 《颂鼎》《史颂鼎》

* 搜狐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颂鼎》拓片
鼎内壁有铭文14行152字
西周《颂鼎》

* 腾讯新闻,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颂鼎》拓片
西周金文《颂鼎铭文》欣赏

* Wikimedia Commons,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颂鼎》拓片
File:Song ding inscription.jpg

-----------------------------------------

* 新浪新闻

西周《颂鼎》 通高31.4、口径32.9厘米,重9.82公斤。上海博物馆藏
西周晚期 《颂鼎》《史颂鼎》

* 搜狐

上海博物馆所藏《颂鼎》拓片
西周《颂鼎》

* 新浪新闻

上海博物馆所藏《颂鼎》拓片

上海博物馆所藏《颂鼎》拓片
西周晚期 《颂鼎》《史颂鼎》

-----------------------------------------

* 新浪新闻

西周《颂鼎》 通高25、腹深13、口径25.7厘米,重4.935公斤。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西周晚期 《颂鼎》《史颂鼎》

* 故宮Open Data專區

西周《颂鼎》 通高25、腹深13、口径25.7厘米,重4.935公斤。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西周晚期 颂鼎

* 知乎

台北故宫颂鼎铭文
《颂鼎》之“朕皇考龏弟、皇母龏姒”

* 雅昌艺术网

颂鼎铭文
4010 李健 金文颂鼎文 手卷

* 知乎

颂鼎铭文
西周青铜器颂鼎(簋)铭文 元石唯金文大篆书法作品

春秋秦公簋 Qin gong gui

* 云翼

春秋秦公簋
秦公簋(上海博物馆藏),秦公簋(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 百科知識, Qin gong gui 秦公簋
秦公簋現存有二個,春秋時秦青銅器,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

* Bronzes chinois antiques, Qin gong gui 秦公簋

* 新浪新闻, 秦朝5大绝世文物, 一件是秦始皇祖坟葬品,被盗海外20年后追回

* 中国硬笔书法

秦公簋 上海博物馆藏

器、盖同铭5字,记为秦公用器
秦公簋(上博)
秦公簋,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前7世纪上半叶),为春秋早期秦国国君的礼器。

* 每日頭條

秦公簋 春秋中期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秦公簋器身銘文

秦公簋器蓋銘文
書法知識丨秦公簋銘文

* Pixnet

秦公簋

* 搜狐

秦公簋(盖铭)
名家临古|徐无闻 临《秦公簋》

* 資訊咖, 徐無聞 臨《秦公簋》

* 搜狐, 《 史墙盘》与《秦公簋》

* 腾讯新闻

秦公簋(铭文),簋盖上有铭文54字,器身有铭文51字,共105字
秦公簋,开创了中国早期活字模

* 知乎

书法源流钟鼎文之秦公簋

* 北京晚报

2003年,中国邮政《东周青铜器》邮票第二枚《秦公簋》

秦公簋内铭文
青铜重器秦公簋,拓片题跋内涵深

战国中山王銅方壺 Zhongshan Wang copper square pot

* 百度百科

中山王方壶

* 百度百科, 中山王方壺

* 邓丁生书法博客

中山王厝方壶局部
高清微距下的中山王厝方壶铭文,​楚楚动人!

* 歷史背包客的筆記本

中山王銅方壺銘文(翻攝自解說牌)

中山王銅方壺銘文(翻攝自解說牌)
中山王方壺

** 月雅书画中国




中山王方壶铭文(1/4)

* 网易, 战国篆书《中山王方壶》超清铭文

* 搜狐, 战国篆书《中山王方壶》超清铭文

* 腾讯新闻, 金文《中山王方壶》篆书铭文

* 新浪网, 中山王方壶拓片

* 每日头条, 摇曳瑰丽 工整秀美——河北国宝中山王方壶铭文

* 美术网

中山王厝方壶铭文高清单字

* 搜狐

微距下的《中山王厝方壶》铭文 —— 美得令人窒息

* 每日头条, 青銅器瑰寶之中山王三器超清拓片銘文——讓你見識中山王的美!

* 每日头条

中山疆域圖
千乘之国!战国史上的“神秘”王国

* 每日头条

中山疆域圖
不可忽視的戰國第八雄,國家雖小,爭霸於三雄之中

* DayDayNews, Exhibition | Walk into the mysterious “Zhongshan Country“ in the Jinsha Site Museum

* 河北博物院, 战国雄风——古中山国(上)

大篆 Large seal script

* Wikipedia, Large seal script

* ChinaKnowledge, Writing styl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zhoushu zhouwen 籀文 (short zhou 籀) or dazhuan "large seal script", is an ancient writing style mainly used for and preserved in bronze vessel inscriptions. The term "large" seal script means that some characters were more complicated than in the later commonly used small seal script. The size of the characters was therefore also not equal. Complicated characters were larger, simple characters smaller. In the small seal script, all characters were written in equal size, regardless of the complexity.

** 百度, 中国书法艺术的起点——商周大篆
随着商周青铜时代的来临,中国书法迎来了第一个辉煌灿烂的阶段——金文时代。 金文是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出现于商朝后期,盛行于西周,延续到春秋战国。 金文和甲骨文、籀文,以及春秋战国时期通行于六国的文字,都属于大篆,其中金文是最能代表大篆特点的一种书体。

* 每日头条, 大篆是“写”还是“画”出来的, 以《毛公鼎》为例分析一下
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小篆是秦朝统一六国后所规范的文字,也称秦篆。
一、起笔时重时轻,运笔有转有折,收笔有圆有尖
二、笔画有轻有重,且有圆点笔画
三、结体不强求大小一致,字形有长有方、有正有欹
四、章法自然,不强调排列规整
五、保留了甲骨文遗绪,有合文字

* 每日頭條, 漢字六書、七體:漢字的形成與抽象、簡化的演變
大篆與'小篆'對稱。廣義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和書體,包括甲骨文、鐘鼎文、籀[zhòu]文和六國文字等; 狹義專指周宣王(前828年—前783年在位)太史籀厘定的文字,即'籀文'。 '大篆'的代表作品,有《石鼓文》和《秦公簋》銘文等。

* 每日頭條, 篆書學習心得
篆書推薦碑帖:
(1)大篆:《毛公鼎》、《散氏盤》、《虢季子白盤》、《石鼓文》、《大盂鼎》。
(2)小篆:《泰山刻石》、《嶧山碑》、李陽冰《三墳記》、鄧石如篆書、吳熙載篆書、楊沂孫篆書、 趙之謙篆書、吳昌碩篆書、陸維釗篆書。

籀文 Zhòu wen

* 壹讀, 篆刻小知識:古文與籀文的差別
籀[zhòu]文是秦以前的西方文字,也就是秦在它統一以前所用的文字,另外也稱為大篆 (the great seal script, used narrowly for 籀文, used broadly for many pre-Qin scripts)。 《說文解字》中說籀文是周宣王時太史籀所作並不準確。
漢時蒙童用書有《史籀篇》,有一種說法籀文的名字就來源於此,現在籀文究竟是怎樣一種文體已經說不清楚, 現存的籀文除了《說文解字》中所收的二百二十五個字外,還有《古鼓文》和《詛楚文》。
實際上,《石鼓文》和《詛楚文》中大多數字的字體基本與小篆相同,少數與小篆不同的, 與《說文解字》所列籀文相同。因此,可以說,《石鼓文》與《詛楚文》都是小篆的來源。

* 世界图纹与印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稽古与新证:新莽以降“古籀”观念的变迁及形体特征谫论 杨二斌 (古籀,讀音是gǔ zhòu,意思是古文與籀文的並稱。)

* Lingnan University 嶺南大學, Wing Kin LEE (李詠健) 2009 《說文》籀文與商周古文字關係之研究 (碩士論文 PDF)

* 今日头条

史籀大篆有什么特点?石鼓文是什么来路?
「篆字」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用法,廣義地說,秦以前的古文字都可以說是篆字,至於狹義的篆字,只包括大篆和小篆。 這是從周宣王時史籀正字開始的,史籀把正字的結果寫成十五篇,後人稱之為大篆。 有了「篆字」才有篆字的書體,稱之為篆書。
籀文制定之後,怎麼推廣昵?《漢書·藝文志》說:「《史籀篇》者,周時史官教學童書也。」 這是很厲害的一手,從兒童教育入手。要知道本來識字的人,你要他改變寫法是很困難的, 但兒童開始識字,這就容易多了。一代人不過二十年,習慣一養成,改都改不了。 但剛才講過,周宣王之後幽王十一年,西周覆滅,諸侯各自為政,籀文的推廣也就成了問題。

* 快懂百科, 大篆
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

*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國小教師在職進修
研究生:江秀卿
指導教授:劉瑩 教授
國民小學書法創意教學研究─以四年級篆書教學為例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八月 (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PDF)

* 中华书局,吴大澂、丁佛言、强运开辑

说文古籀補 三补合辑 PDF (PDF)

* 李恩江, 贾玉民, 中原农民出版社, 2000

Download白文对照说文解字译述 (PDF)

石鼓文 Inscriptions on drum shaped stone blocks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 石鼓文 early form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scribed in stone, a precursor of the small seal 小篆

* 知乎

文字进化史——大篆小篆

* 每日頭條


《作原》,残高一尺五寸,围六尺八寸。颂秦孝公事迹鼓。
《中國書法史》主講:仝飛雄
戰國時代秦國刻石。石鼓共有十枚,形似鼓狀,每件石鼓上以籀文刻四言詩一首,共十首, 其內容為記述秦王遊獵之事,故石鼓又稱為獵碣。《石鼓文》在書法史上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 它的字體是典型的秦國書風,並對後來秦朝小篆的出現產生了很大影響。

* 百度百科


《霝雨》,高二尺一寸,围六尺八寸。颂秦文公事迹鼓。
石鼓文

* FreeMdict, 石鼓文解读+王美盛着.pdf (PDF)

* 搜狐, 中华国宝之谜: 鼓形石刻“石鼓”年代之谜

** 书法欣赏, 原色法帖欣赏 《周宣王石鼓文》中权本 日本二玄社出版
高清石鼓文书法字帖图片51张。

* 搜狐, 《石鼓文》被称为石刻之祖,唐宋以下学篆者,无不推崇
《石鼓文》既承接了西周金文书法的一些特征,又开启了秦代小篆书法,起笔、收笔都是圆笔, 笔画粗细基本一致,结体比较方整,竖行横列也基本整齐。

** 搜狐, 古茂雄秀、冠绝古今:秦 大篆《石鼓文》书法碑帖

** 搜狐, 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石鼓文》 (附:译文、高清拓片)

** 搜狐, 陈波书法:篆书“吴昌硕”石鼓文66幅,“细聊”特征5大方面

* 百度百科, 石鼓文,秦始皇时代作品

* 科学出版社, 郭沫若全集. 考古编

第九卷. 石鼓文研究 诅楚文考释, 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

* 维基百科

避暑山庄十面石鼓文
石鼓文

* 字典網: 吳昌碩篆書臨《石鼓文》

* 360doc: 千年古帖《石鼓文》全貌欣赏(附释文)

* 360doc: “石刻之祖”《石鼓文》

詛楚文 Zǔ chǔ wén

* 360doc
戰國秦昭襄王詛祝楚懷王的禱辭,凡三篇,其名為「巫咸文」、「大沉厥湫文」、「巫駝文」。

秦篆书刻石诅楚文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王澍, 大沉厥湫文 清王澍書積書巖帖(一)冊 臨詛楚文
有秦嗣王。敢用吉玉瑄璧。
使其宗祝邵鼛布忠。告于
丕顯大神巫咸及大沈厥
湫。以底楚王熊相之多罪。
昔我先君穆公及楚成王。
是戮力同心。兩邦以壹。絆
以婚姻。袗以齋盟。曰枼萬
子孫。毋相為不利。親卬丕
顯大神巫咸大沈厥湫而
質焉。今楚王熊相康回無
道。淫佚甚亂。宣侈競從。變
輸盟制。內之則暴虐不辜。
刑戮孕婦。幽刺親戚。拘圉
其叔父。置諸冥室櫝棺之
中。外之則冒改厥心。不畏
皇天上帝。及丕顯大神巫
咸大沈厥湫之光烈威神。
而兼倍十八世之詛盟。率
諸侯之兵。以臨加我。欲剗
伐我社稷,伐滅我百姓,求
蔑法皇天上帝及丕顯大
神巫咸大沈厥湫之恤。祠
之以圭玉犧牲。逑取吾邊
城新隍及於長辛。吾不敢
曰可。今又悉興其眾。張矜
意怒。飾甲底兵。奮士盛師。
以逼吾邊競。將欲復其凶
迹。唯是秦邦之羸眾敝賦。
鞟䩱棧輿禮使介老將之
以自救。殹亦應受皇天上
帝及丕顯大神巫咸大沈
厥湫之幾靈德。賜克劑楚
師。且復略我邊城。敢數楚
王熊相之倍盟犯詛諸石
章。以盟大神之威神。

* 百度百科, 詛楚文 (秦石刻)

小篆 Small seal script

* 腾讯新闻


中国文字书法的演变过程,你知道多少呢?

* 搜狐,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 只留下了这八种书体,其中一种字像虫子

* 每日頭條, 甲骨、金文、籀文、石鼓、小篆這些概念, 我們來梳理一下
篆書又分大篆、小篆,在書法界,普遍把秦朝李斯統一文字之後的篆書為小篆, 在此之前夏商周的文字,甲骨文、金文(鐘鼎文)、石鼓文等統稱為大篆

* 每日頭條, 送給喜歡篆字朋友嗎的福利,請拿走不謝

* 搜狐, 字帖 | 李斯《峄山刻石》高清附释文

隸書 Clerical script

* 陳姞淨,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8

隸書

圖解文字學常識與漢字演變

* 每日頭條

漢字的演變——你認得多少?
「小篆」,亦稱為「秦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體簡化之外,並把線條化和規範化達到了完善的程度, 這個時候的文字幾乎已經完全沒有象形文字的痕跡了。成為整齊和諧、十分美觀的基本上是長方形的方塊字體。
但是秦朝時期的「小篆」書寫過於規範,書寫起來速度很慢, 所以幾乎在同時也產生了形體向兩邊撐開成為扁方形的隸書民間就出現了許多的簡便字體。 這種字體的特點是變「小篆」的圓為方。改「小篆」的曲為直,並分出了一些偏旁部首,被稱之為——「秦隸」。

至漢代,隸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字的易讀性和書寫速度都大大提高稱之為——「漢隸」。 「漢隸」就完全發揮了毛筆的特點,出現了「蠶頭雁尾」的波折之筆,書寫起來輕鬆自如。
漢隸

* 雪花新闻

秦隸
書法中的“八分書”究竟是什麼意思? 一般來說有三種解釋!

* 每日頭條

漢字與書法:從漢字演變看中國書法藝術
篆(Zhuàn)書 (seal script or sigillary script ) 包括大篆 (large seal script) 和小篆 (small seal script) 兩種。 大篆和金文相近小篆是秦吞併六國後通行於全國的標準字體, 筆畫粗細一致,形體整齊,確立了漢字的符號性,把漢字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秦代有兩次文字改革,一是統一文字,由大篆改為小篆; 二是使用了較小篆潦草些的隸書。這是第二塊里程碑 (milestone) ——文字發展擺脫像形性。
隸(Lì)書 (clerical script) 在漢代 (公元前206-220年) 得到了很大發展, 變無規則的線條為有規則的筆劃, 奠定了現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相傳為程邈在監獄中將其整理成一種新字體。
楷(Kǎi)書 (regular script) 筆劃平直, 字形方正, 書寫簡便。直至今天, 楷書仍是漢字的標準字體。

* 每日頭條


大篆 (large seal script):

小篆 (small seal script):

中國古代文字的演變

* 每日頭條

從甲骨文到簡體字,總共要幾步?
小篆--隸書 (small seal script--clerical script) 是漢字歷史上的重要改變。小篆之前,皆稱古文字,隸書之後,字體都延續至今。 隸書是人民的文字,他遠比篆書易於書寫,流傳於底層大眾之中,人多力量大,最後上層也被同化,棄小篆而用隸書。 與之前的一線單傳不同,隸書有三個孩子--草、楷、行

* 每日頭條

漢字的演變過程,經過四千年傳承形成漢字七體:
隸書 (clerical script) 由篆書 (seal script) 演化來的,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為方折。 最顯著的變化是從婉曲的錢條變為平直的筆畫,從無角變成有角。 小篆的彎曲轉圈比較多,寫起來麻煩,所以,只要不是公文,私下裡,直接拉直來寫。 隸書在秦代早期出現,到漢代就普及了。隸書大大提高了文字的書寫效率

* 每日頭條
草書 (cursive script):

行書 (running script):

欣賞書法作品,這些知識一定要了解!
草書,就是寫得草率、快速的字體。草書主要有章草、今草、狂草三種
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不像楷書那麼工整,也不像草書那麼奔放; 如果楷書像人的坐,草書人的跑,那麼行書就是人的行走,因為行書比楷書隨便些, 可以寫得快,又不像草書潦草的讓人看不懂,所以最受到人們的喜愛。


博物院 Museum

* AntiqueKeeper, 古青铜器

* 國立故宮博物院, 西周晚期 西元前857-828

* ed-museum, 易迪博物馆, 中国主要博物馆

* 每日頭條, 探秘:上海博物館聞名遐邇的重要文物-青銅器

* 新浪科技, 现场|大盂大克双鼎再聚首,21件青铜鼎同时亮相

* 书法空间, 叶培贵 中国书法简史

* 故宫博物院, 全景故宫

* 國立故宫博物院, 故宫OPEN DATA 專區

字典 Dictionary

* 小學堂

漢字古今字資料庫

* Richard Sears

Chinese character and etymology research 汉字和字源研究

* 查字网, 字源查询 - 汉字起源

* 书法字典

* 古今文字集成, 說文解字注總目

* 久久, 篆体字转换器

* Chinese Text Project, Character lookup for jinwen, seal script, or jiaguwen

* Chinese Text Project, Font test page

* 宋天, UNICODE 码位测试

* BabelStone, BabelStone Han

* Chinese.Stackexchange, How to display CJK Extension G?

* 漢語多功能字庫 Multi-function Chinese Character Database, 《說文》全文索引

* 方格子 vocus, 《說文解字》篆文的考察(1/4)

* 說文解字, 線上检索

* 中华书局, 臧克和、王平校訂, 说文解字新订PDF (PDF)

* 汉典 , 《說文解字》標目

* FreeMdict, downloads site

3. Chinese history 中国歷史

* 北晚新视觉

在青铜时代,当时的“中国”是什么意思呢?
《何尊》拓片铭文中含有“宅兹中国”,成为文字记录“中国”的最早证据。当时的“中国”是什么意思呢? “国”的本意指城、邦,并非国家。“中国”的原意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 即王国都邑及京畿地区。

* 澎湃新闻

何尊(He Zun,ritual wine vessel)
《何尊》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是一名何姓贵族所作的祭器。
纵38.8cm,口径28.8cm,重14.6公斤,现藏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何尊》铭文拓片,红圈处为“宅兹中国”
《何尊》腹底有铭文12行,122字
“中国”,从哪来?

* 文学城

何尊铭文
“唯王初雍,宅於成周。複稟王禮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於京室, 曰:‘昔在爾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茲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 曰: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嗚呼!爾有雖小子無識,視於公氏,有勳於天,徹命。 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訓我不敏。王鹹誥。雍州何賜貝卅朋,用作口(周)公寶尊彝。唯王五祀”。

* 每日頭條

金文「中國」,典出「何尊」

* 搜狐博客

何尊铭文与“中国”一词

* Quora, Dandelion Zhang,
Why did the word Zhonggou identify China?
Zhongguo literally means “the central kingdom” and it has evolved a long way to what it means today.
The earliest use of the word in its whole dated back to 1111 BC during the Zhou Dynasty. In 1963, archaeologists in Baoji, Shaanxi Province excavated He Zun, a bronze wine vessel of the Zhou Dynasty, on which they found an inscription that
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
King Wu (the first ruler of the Zhou Dynasty) has annihilated the Shang Dynasty, after which he held a ritual to offer sacrifice to the Heaven. He claimed, “I shall centre my kingdom here to rule my people.”
Thus, in the earliest time, the word 中国 Zhongguo was appointed the meaning of “the central land of the kingdom” which contemporarily means the land within the Zhou Dynasty where the royal court was situated. Namely, that part of China was called Yuzhou (豫州), which corresponds to today’s Henan Province.
For a long time, Henan has been the economic, cultural and political centre of Chinese dynasties. Due to this status and its geographical location, the area around Henan was also referred to 中原 Zhongyuan, the central plain. In the ancient times, this roughly corresponded to today’s Henan, and some parts of Shanxi, Hebei and Shandong. Therefore, during the ancient times the words Zhongguo and Zhongyuan could be used interchangeably as synonyms.
Gradually, since the area of Zhongguo has continually been the political centre, people started to use Zhongguo to refer to the imperial court or the country itself. Eventually that meaning continued to extend to what it means today: the nation of China.


* 中文维基百科

石器時代指人們以石頭作為工具使用的時代。
舊石器時代(Paleolithic period)
中石器時代(Mesolithic period)
新石器時代(Neolithic period
青铜时代(Bronze period)
铁器时代(iron period)
史前时代(prehistoric period)
原史時代(aboriginal period)
史前史(prehistory)
全新世(Holocene)
更新世(Pleistocene)

* 维基百科, 中国青铜器时代跨越夏、商、周三代。

* 维基百科

中国历史
傳說時代(legendary period)又称传说时代、上古时代、远古时代、三皇五帝时代或神话时代, 在中国指的是夏朝以前的历史时期。
史前时代(prehistoric period)

* 嘻嘻网, 中国历史朝代

* 每日头条, 有了这个中国历史朝代顺序你就不会记错了


原始社会 primitive society
奴隶社会 slave society
封建社会 feudal society

* 百度百科, 三皇五帝 (three sovereigns and five emperors) 起止时间: 前9684----前2015年
三皇五帝,是“三皇”与“五帝”的合称。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 后增补伏羲氏等作为“三皇”。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 后增补黄帝公孙轩辕(也称姬轩辕)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 后期增补的后三皇五帝在不同著作中分别有不同的说法。

* Chinasage, Ancient Chinese gods and rulers

* 中文维基百科

夏朝 Xia dynasty
夏朝(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部族[世袭制朝代 hereditary dynasty]。

* 百度百科

夏朝 Xia dynasty
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公元前 2070年 至 1600年。
[“夏”为夏氏族图腾的象形字 "Xia" is the pictogram of the totem of the Xia clan]。

* Wikipedia, Xia dynasty
The Xia dynasty (夏朝) is the first dynast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historiography. According to tradition, the Xia dynasty was established by the legendary Yu the Great, after Shun, the last of the Five Emperors, gave the throne to him. In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the Xia was later succeeded by the Shang dynasty.

* 中文维基百科, 商朝
商朝(又称大邑商、殷)是由商人建立的國家,是中国歷史上有当时文字记载遗留至今的最早朝代, 標誌着中國歷史自商朝进入信史時期。商代出现的甲骨文和金文(因多刻于青铜器上,亦称“铭文”) 是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文字。

* 知乎

战国末期周天子亡国,代表天下的九鼎去了哪里?

* Wikipedia, Shang dynasty
The Shang dynasty (Chinese: 商朝; pinyin: Shāng Cháo), also known as the Yin dynasty (Chinese: 殷代; pinyin: Yīn Dài), was a Chinese royal dynasty founded by Tang of Shang (Cheng Tang) that ruled in the Yellow River valley in the second millennium BC, traditionally succeeding the Xia dynasty and followed by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 中文维基百科, 周朝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王朝,也是最後一個完全施行封建制度的世襲王朝, 可分為西周(約前1100年-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

* Wikipedia, Zhou dynasty
The Zhou dynasty (Chinese: 周; pinyin: Zhōu) was a royal dynasty of China that followed the Shang dynasty. Having lasted 789 years, the Zhou dynasty was the longest dynastic regime in Chinese history.

* Wikipedia, Dynastie Zhou
La dynastie Zhou (chinois : 周朝 ; pinyin : Zhōu Cháo ; Wade : Chou1 Ch'ao2 ; EFEO : Tcheou) est selon l'historiographie traditionnelle la troisième dynastie chinoise.

* 中文维基百科,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03年), 简称春秋, 是东周的前半段时期。周室在平王東遷後實力大減, 没有足夠的威望號令諸侯,因而形成春秋初期之局面。

* 百度百科, 春秋
东周前期又称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 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时代的结束和战国时代的开始 [2] 。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 建立了东周王朝。但此时周已衰弱到了极点,统治范围方圆不足六百里,各诸侯国纷纷割据称雄, 不再朝见周王,其统率诸侯的权利也是名存实亡。此间,全国共分为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 而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齐国、晋国、宋国、陈国、郑国、卫国、鲁国、曹国、楚国、秦国、吴国、越国、燕国等。

* Wikipedia,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as a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from approximately 770 to 476 BC (or according to some authorities until 403 BC) which corresponds roughly to the first half of the Eastern Zhou period.

* 中文维基百科, 战国时期
戰國時期(前475年/前403年—前221年),亦稱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 關於戰國的起始年份,共有7種說法,一般有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年)、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 或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這三種說法為較多人接受。而戰國時代結束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秦統一中原。後世史家劃分東周前半為春秋時代及後半為戰國時代,東周在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 已被秦國所滅亡,所以東周不完全包括戰國時代。

* 百度百科, 战国
公元前403年,东周共主之周威烈王册命了韩、赵、魏三家列位诸侯,由此战国七雄局面正式形成。 从春秋时代初期的一百四十多家诸侯,经过三百六十多年的兼并,到战国初期就只剩下了二十余家。 其中又以西嬴姓秦国,东姜姓齐国,中原三晋(赵国、魏国、韩国),南芈姓楚国, 北姬姓燕国此七国最强。史称“战国七雄”。各家的兼并战争使得诸侯变少了,胜出者疆域变大了, 人口变多了,财富也集中了。原本分散在各家诸侯手中的土地人口财富,都集中在了少数几个诸侯手里。

* Wikipedia,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raditional Chinese: 戰國時代; simplified Chinese: 战国时代; pinyin: Zhànguó Shídài) was an era in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characterized by warfare, as well as bureaucratic and military reforms and consolidation. It followed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concluded with the Qin wars of conquest that saw the annexation of all other contender states, which ultimately led to the Qin state's victory in 221 BC as the first unified Chinese empire, known as the Qin dynasty.

* 每日头条, 中國上下五千年,那一個朝代地域最廣?

*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 Edition 6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 Edition 6
Immanuel C.Y. Hsu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 YouTube, 中国历史地图 Historical atlas of China

* YouTube, 中國古代史,做了一個合集,附時間戳 |動畫中國歷史簡介 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朝|漢朝|三國|晉朝|隋|唐|宋|元|明|清|秦始皇|漢武帝|劉邦|項羽|曹操|劉邦|司馬懿|趙匡胤|康熙|朱元璋

* YouTube, 中國歷史264代皇帝全記錄,18分鐘看完中國所有皇帝

* YouTube,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十位皇帝,中國十大傑出帝王

Solid-state NMR bibliography for:

Aluminum-27
Antimony-121/123
Arsenic-75
Barium-135/137
Beryllium-9
Bismuth-209
Boron-11
Bromine-79/81
Calcium-43
Cesium-133
Chlorine-35/37
Chromium-53
Cobalt-59
Copper-63/65
Deuterium-2
Gallium-69/71
Germanium-73
Gold-197
Hafnium-177/179
Indium-113/115
Iodine-127
Iridium-191/193
Krypton-83
Lanthanum-139
Lithium-7
Magnesium-25
Manganese-55
Mercury-201
Molybdenum-95/97
Neon-21
Nickel-61
Niobium-93
Nitrogen-14
Osmium-189
Oxygen-17
Palladium-105
Potassium-39/41
Rhenium-185/187
Rubidium-85/87
Ruthenium-99/101
Scandium-45
Sodium-23
Strontium-87
Sulfur-33
Tantalum-181
Titanium-47/49
Vanadium-51
Xenon-131
Zinc-67
Zirconium-91
[Contact me] - Last updated January 28, 2024
Copyright © 2002-2025 pascal-m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